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基金]獲利達目標 可先部分落袋

 
何時收割》獲利達目標 可先部分落袋

從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明細中找到強勢基金後,現在能進場嗎?投信業者提醒,近來全球市場都有短線過熱的跡象,除了進場之外,也要留意「收割」的時機。

在預期美聯準會要降息、美元走勢持續疲軟下,第四季全球股票市場牛氣沖天;從新興亞洲到拉丁美洲的新興市場,以及黑金、黃金、原物料等,漲勢凌厲。總計從8月中股價觸底反彈至今,MSCI世界指數漲幅近15%,MSCI拉丁美洲指數漲幅更超過44%,是否該「收割」,是投資人心中最大疑問。

復華奧林匹克全球優勢組合基金經理李佳憓說,從「市場熱度偵測模型」來分析,已發現近期全球市場有短線偏熱的風險,現在進場一到三個月的報酬率恐怕會落後長期一到三個月的平均報酬率,換句話說,現在進場點基期較高,雖然不代表行情真的結束,但現在進場短期報酬率可能落後長期報酬率,因此建議投資人應酌量調整,比如原始部位減碼七成到八成,先部分贖回抱現金,等到短線回檔再做調整。

匯豐中華投信也指出,第四季向來是股票市場的多頭旺季,但今年較特殊的是,連石油、黃金等天然資源都在第四季寫下新高紀錄,主要原因就在於在美元趨貶的預期心理下,許多美國資金紛紛轉戰更具投資價值的地區和商品,出現隨著美元逐漸走弱,充沛資金轉戰推升下,資源商品價格與美元負相關逐漸升高,顯示弱勢美元下有利資源商品價格走揚。

投資人此時是否該獲利了結、全面出場,還是採取部分先落袋為安匯豐中華投信建議,投資人應從兩個角度進行評估:自己的資金需求,以及投資標的之投資前景。如果是有資金需求的投資人,且獲利亦達到獲利目標情況下,建議投資人可進行部分獲利了結。

投信業者強調,若投資人手中是強勢的投資標的,如具備股、匯雙漲題材的新興亞洲,或受惠原物料行情且經濟成長動能強勁的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以及長線趨勢向上的油、金和原物料等,建議是部分獲利了結,但不建議全部撤出,畢竟這些市場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人不妨作中長線布局。

至於部分新興國家的股市(例如中國大陸與印度)本益比雖然較高,但與過去科技泡沬化前的股票本益比相比,則未達失控的水準。

事實上,這些投資人嫌貴的市場,如果資金持續湧入,股票的「股價動能」(price momentum)仍然很強,站在經理人的角度,不僅不致賣出持股,先前減碼的經理人為了避免績效落後,甚至得被迫回補強勢國家的股票,這種推波助瀾的作用,正是新興市場持續走揚的原因,也讓新興市場裡「強者恆強」的現象在今年尤其明顯。

不過由於現在投資標的波動度相對較高,部分投信業者建議,投資人可趁著獲利之際,伺機檢視投資部位,因為以當前經濟情勢來預測明年經濟展望,預期成長動能恐將比今年略為趨緩,投資人在投資上應略趨保守。

若是高波動資產,不妨藉機降低投資部位,並適度提高穩健型標的之投資比例,並調整持股的結構。

例如原本是單一國家的標的,可轉為區域型基金;新興市場基金可部分轉到全球型或目前價格偏低的歐洲等成熟市場基金。

【2007/11/01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