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基金及ETF「雙軌」佈局新興市場 不怕股災來磨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台北•11月 2日
2007 / 11 / 02 星期五 19:00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今(2007)年以來全球新興市場漲多跌少,但個別國家表現殊異,甚至還有部分新興市場
出現負報酬,在投資風險意識提高之下,想佈局新興市場的投資人,在風險分散、資產
多元的考量下,建議穩健型投資人可以藉由納入新興市場 ETF為投資標的之組合型基
金,在集合優質共同基金及 ETF的「雙軌」元件下,是值得考慮的佈局新思維。
寶來全球新興市場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李洋昇表示,全球新興市場今年經歷了 2月及 7
月兩次較大回檔,投資人對漲幅過大的市場已「戒慎恐懼」,以個別國家表現觀察,今
年以來新興市場國家股市並非全面齊漲,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甚至出現負報酬,分別達
-28.6%、-6.5% ;不過,相對於繳出亮麗表現的秘魯、土耳其、巴西、南韓等國股市的
正報酬,突顯出押寶單一國家的波動度、風險值、流動性的問題。
也就是說,若投資人押對單一國家,漲幅可觀,但一旦押錯,損失也很驚人。
李洋昇表示,再比較全球新興市場與區域型,今年以來至第3季底,MSCI全球新興市場
指數勁揚32%,但若押到新興東歐 /中東非,年初至今漲幅落後全球新興市場 15%以
上,即使押到拉丁美洲或新興亞洲,漲幅僅僅領先約6%。
因此,在選擇投資新興市場的工具元件上,李洋昇建議,挑選範圍擴及全球、組合型基
金型態、並且納入ETF 為投資組合,採「三層濾網」方式投資新興市場,是處於多變市
況下的穩健投資之道。
李洋昇進一步指出,其實新興市場 ETF包羅萬象,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 ETF為
iShares新興市場ETF,成立於2003年,總規模達 233億美元,在美國紐約證交所掛牌,
所追蹤的是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投資國家比重較高的包括南韓、巴西、台灣、俄羅
斯、南非、印度等21個國家,個股標的達300多檔。
至於區域型的新興市場 ETF,如iShares遠東ETF成立時間將滿兩年,追蹤的是MSCI遠東
(日本除外)指數,成份股遍及台灣、新加坡、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及泰國等
亞洲國家股市。
就報酬率觀察,李洋昇表示,今年以來至 9月底,全球型的新興市場 ETF,例如:
iShares MSCI新興市場ETF、Vanguard新興市場ETF、BLDRS新興市場50ADR ETF等在經歷
兩次股災洗禮後,報酬率仍可達 30%以上;而新興市場單一國家的ETF,如:iShares
MSCI土耳其ETF、iShares MSCI巴西ETF報酬則高達 5成以上。
不過,儘管單一國家的新興市場 ETF較全球或區域型表現較佳,但以投資角度來看,波
動風險也相對提高。
李洋昇表示,倘若投資人看好新興市場的長期潛力,並不需要費心去研究各個單一國
家,例如印度2004年僅上漲 13.1%、今年以來火熱的馬來西亞,2005年甚至是逆勢下跌
0.8%,且往年漲幅都沒有高於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因此採用共同基金及 ETF的「雙軌」
策略佈局全球新興市場,波動性相對地較股票型基金為低,以穩健策略進行中長期投
資,才不會在下一次突發而來的股災中不知所措。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