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美各大企業至11月中旬將陸續公佈第三季財報,美國聯準會本月底將再度召開例行利率會議,大盤短線勢必暫時居於整理格局,待消息面訊息盡釋後,回歸基本面推升走勢。現階段無論就總體經濟或是企業獲利面而言,新興國家的成長動能依然優於成熟國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10/17公佈之經濟展望顯示,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望達4.8%,而新興國家預估則有7.4%的成長幅度,來自於中國、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需求可望成為帶動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加上美國聯準會偏向寬鬆的貨幣政策,全球主要央行利率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下,預料全球資金動能仍將充沛。
新興市場近期受各方多空訊息影響呈現震盪,積極的投資人可分批介入佈局,因為長線來看,新興市場具良好基本面,包括巴西、泰國、土耳其及俄羅斯等股市不僅可受惠原物料行情與內需題材,其價值面優勢也不容忽視。另外,就近期科技類股亮眼財報來看,台灣、南韓等具備充沛科技題材股市的漲勢亦值得期待,至於成熟市場則建議以大型股為主要佈局重心,搭配全球型股票基金來掌握各地獲利題材,針對平衡資產組合不可缺少的債券配置,則建議以全球債與新興債市為優先選擇,同時掌握匯兌收益與新興國家債信升等、殖利率偏高等潛在投資利得,再進一步搭配低波動風險的政府債券型基金,把握美國聯準會利率政策持續寬鬆的收益空間。
積極型投資人:掌握新興股市整理後揚升行情,輔以債市平衡風險
在聯準會降息兩碼激勵下,資金效應帶動新興股市急漲,各國股市紛紛再創歷史新高,在美國財報週金融類股利空消息頻傳影響下,再度拉回修正,不過新興市場動能依然強健,此波整理反而提供投資人擇優佈局的機會,建議積極型投資人可提高新興股市比重,包括拉丁美洲、東歐股市,亞洲單一國家則可納入台灣、南韓與泰國股市。儘管新興市場投資魅力當道,但其股價波動性也比成熟型國家高出許多,因此全球型股票基金、全球股票組合基金與歐洲股票型基金,仍是股票資產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配置。另一方面,美國景氣與通膨趨緩,加上金融市場波濤未平,均營造聯準會進一步降息的想像空間,可望延續全球債市的投資前景,卻也預留美元匯價轉弱的伏筆,因此,投資人可掌握新興債與美國高收益公司債券型基金的漲升契機,並同時納入美國政府債及全球政府債券型基金,達到分享潛在資本利得、防範股市震盪與平衡美元貶值風險的效果。
穩健型投資人:全球化佈局,掌握各地獲利題材,搭配債券穩定報酬
著眼未來新興股市漲升力道強勁,加上歐洲經濟將受惠歐盟擴張題材穩健發展,穩健型投資人不妨以全球股票型基金為主軸,輔以營運觸角遍及全球、股價波動較新興市場低的歐美大型股票型基金,掌握全球股市第四季傳統旺季的投資契機。至於新興股市的潛力,未來將由科技、原物料與內需消費三大題材所共同驅動,因此不論是科技題材充沛的台灣股市,或是兼具內需暢旺、軟硬原物料出口多元的拉丁美洲與東歐股市,都是可持續加碼的標的。債市部分,以新興債、高收益公司債券型基金,搭配高等級的政府債券型基金,不但可提高投資組合穩定性,更可把握部分新興國家債信升等、殖利率較高、貨幣升值、價格低估等多重題材。
保守型投資人:海外債市為核心部位,同時分享全球股市穩健擴張利基
保守型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度最低,全球化佈局股市及債市是資產配置的不二法門,因此,可以全球債券型基金及美國政府債券型基金為投資重心,在防範股市波動風險的同時,也能順勢掌握聯準會利率政策持續寬鬆下的收益空間,其次以全球股票型基金及全球股票組合型基金為輔,充分分散風險來掌握長線獲利機會,藉由全球化佈局股債市,不僅可降低資金在區域與國家之間流轉的成本、免去追逐明星市場的煩惱,又能兼具股債市的獲利機會,是保守型投資人最輕鬆便利的資產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